第2章 3D基础概念与坐标系统
2024/1/2大约 9 分钟
第2章 3D基础概念与坐标系统
学习目标
- 理解 3D 空间坐标系统
- 掌握物体的变换操作(移动、旋转、缩放)
- 学会物体的选择和编辑模式
- 理解局部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
- 掌握精确建模工具和对齐功能
知识点详解
2.1 3D 空间坐标系统
2.1.1 笛卡尔坐标系
在 3D 空间中,我们使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来定位物体:
Y 轴(绿色)
↑
│
│
└────→ X 轴(红色)
/
/
Z 轴(蓝色)
坐标轴说明:
- X 轴(红色):左右方向,正方向向右
- Y 轴(绿色):前后方向,正方向向前
- Z 轴(蓝色):上下方向,正方向向上
Blender 坐标系特点
- Blender 使用右手坐标系
- Z 轴为上方向(与某些软件的 Y 轴向上不同)
- 原点 (0, 0, 0) 位于场景中心
2.1.2 坐标系类型
全局坐标系 (Global):
- 固定的世界坐标系
- 所有物体都相对于这个坐标系定位
- 坐标轴方向永不改变
局部坐标系 (Local):
- 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坐标系
- 随物体旋转而改变方向
- 便于相对于物体自身进行操作
视图坐标系 (View):
- 相对于当前视图的坐标系
- 随视口旋转而改变
- 便于从当前视角进行操作
2.2 基本变换操作
2.2.1 移动操作 (Grab/Move)
基本移动:
G # 激活移动工具,跟随鼠标
G + X # 约束到 X 轴移动
G + Y # 约束到 Y 轴移动
G + Z # 约束到 Z 轴移动
# 精确移动
G + X + 2 # 沿 X 轴移动 2 个单位
G + Y + -1 # 沿 Y 轴负方向移动 1 个单位
# 平面移动(排除某轴)
G + Shift + Z # 在 XY 平面移动(排除 Z 轴)
G + Shift + X # 在 YZ 平面移动(排除 X 轴)
移动示例练习:
# 创建一个简单的场景布局
# 1. 默认立方体保持在原点
# 2. 添加球体:Shift + A → Mesh → UV Sphere
# 3. 移动球体:G + X + 3(向右移动3个单位)
# 4. 添加圆柱:Shift + A → Mesh → Cylinder
# 5. 移动圆柱:G + Y + 3(向前移动3个单位)
2.2.2 旋转操作 (Rotate)
基本旋转:
R # 激活旋转工具
R + X # 绕 X 轴旋转
R + Y # 绕 Y 轴旋转
R + Z # 绕 Z 轴旋转
# 精确旋转
R + Z + 45 # 绕 Z 轴旋转 45 度
R + X + 90 # 绕 X 轴旋转 90 度
# 增量旋转
R + R # 按上次旋转角度重复旋转
旋转中心点:
旋转中心 | 快捷键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包围盒中心 | . (句号) | 选中物体的几何中心 |
3D 游标 | Shift + . | 以 3D 游标为旋转中心 |
各自原点 | Ctrl + . | 多选时各自绕原点旋转 |
活动元素 | Alt + . | 以最后选中的物体为中心 |
2.2.3 缩放操作 (Scale)
基本缩放:
S # 等比缩放
S + X # 沿 X 轴缩放
S + Y # 沿 Y 轴缩放
S + Z # 沿 Z 轴缩放
# 精确缩放
S + 2 # 放大 2 倍
S + 0.5 # 缩小到一半
S + -1 # 镜像翻转
# 非等比缩放
S + Shift + Z # 在 XY 平面缩放(不影响 Z)
2.3 变换工具和操控器
2.3.1 变换工具栏
在 3D 视口左侧的工具栏中: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↗ │ 选择工具 (W)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✋ │ 3D 游标工具 (Shift + 右键)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↔ │ 移动工具 (G)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↻ │ 旋转工具 (R)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⊞ │ 缩放工具 (S)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⚒ │ 变换工具 (T)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2.3.2 操控器 (Gizmo)
操控器是视口中的可视化变换工具:
移动操控器:
- 红色箭头:X 轴移动
- 绿色箭头:Y 轴移动
- 蓝色箭头:Z 轴移动
- 彩色正方形:平面移动
旋转操控器:
- 红色环:绕 X 轴旋转
- 绿色环:绕 Y 轴旋转
- 蓝色环:绕 Z 轴旋转
- 白色外环:自由旋转
缩放操控器:
- 彩色正方形:等比缩放
- 彩色线段:单轴缩放
2.4 精确建模工具
2.4.1 数值输入
精确变换输入:
# 在变换操作中直接输入数值
G + X + Tab # 切换到数值输入模式
# 然后输入具体数值,如:2.5
# 使用表达式
S + Tab # 进入数值输入
# 可以输入:*2 (乘以2) 或 /3 (除以3) 或 +1.5 (加1.5)
2.4.2 捕捉工具 (Snapping)
捕捉设置:
# 启用/禁用捕捉
Shift + Tab # 切换捕捉开关
# 捕捉类型(在标题栏设置)
- Increment:增量捕捉(网格)
- Vertex:顶点捕捉
- Edge:边捕捉
- Face:面捕捉
- Volume:体积捕捉
捕捉选项:
选项 | 说明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最近 | 捕捉到最近的目标 | 一般用途 |
中心 | 捕捉到目标中心 | 对齐操作 |
中位数 | 捕捉到选择的中位数 | 多选时使用 |
活动 | 捕捉到活动元素 | 精确对齐 |
2.4.3 比例编辑 (Proportional Editing)
O # 启用/禁用比例编辑
# 比例编辑类型
- Smooth:平滑影响
- Sphere:球形影响
- Root:根式影响
- Sharp:尖锐影响
- Linear:线性影响
- Constant:常量影响
# 调节影响范围
鼠标滚轮 # 在比例编辑模式下调节影响半径
2.5 坐标系统切换
2.5.1 变换方向
在 3D 视口标题栏可以切换变换方向:
全局 (Global) # 使用世界坐标系
局部 (Local) # 使用物体局部坐标系
法向 (Normal) # 使用面法向坐标系
万向 (Gimbal) # 使用万向节坐标系
视图 (View) # 使用视图坐标系
游标 (Cursor) # 使用 3D 游标坐标系
2.5.2 变换轴心点
变换轴心点决定变换的中心:
轴心点类型:
# 包围盒中心
适用于:一般变换操作
# 3D 游标
适用于:围绕特定点旋转
# 各自原点
适用于:多物体各自变换
# 中位点
适用于:多选物体的中心点
# 活动元素
适用于:以最后选中为基准
2.6 高级选择工具
2.6.1 选择工具
基础选择:
A # 全选
Alt + A # 取消全选
Ctrl + I # 反选
H # 隐藏选中
Alt + H # 显示全部
Shift + H # 隐藏未选中
框选和圈选:
B # 框选工具
C # 圈选工具(鼠标滚轮调节大小)
Alt + B # 框选视图裁剪
2.6.2 相似选择
Shift + G # 选择相似
- Type:按类型选择
- Material:按材质选择
- Color:按颜色选择
- Dimensions:按尺寸选择
2.7 3D 游标和原点
2.7.1 3D 游标
3D 游标是场景中的定位工具:
Shift + 右键 # 放置 3D 游标
Shift + S # 捕捉菜单
- Cursor to Selected:游标到选中
- Selection to Cursor:选中到游标
- Cursor to Center:游标到中心
- Cursor to Grid:游标到网格
2.7.2 原点操作
# 设置原点位置
Ctrl + Alt + Shift + C # 原点菜单
- Geometry to Origin:几何到原点
- Origin to Geometry:原点到几何中心
- Origin to 3D Cursor:原点到游标
- Origin to Center of Mass:原点到重心
2.8 实战练习
练习1:坐标系统理解
练习目标
理解不同坐标系的区别和应用场景
# 1. 创建三个立方体
# 2. 将它们排列成 L 形
# 3. 旋转中间的立方体 45 度
# 4. 分别在全局和局部坐标系下移动旋转后的立方体
# 5. 观察操作差异
步骤:
1. Delete 删除默认立方体
2. Shift + A 添加立方体,位置 (0, 0, 0)
3. Shift + D 复制,移动到 (2, 0, 0)
4. Shift + D 再复制,移动到 (0, 2, 0)
5. 选中位置 (2, 0, 0) 的立方体
6. R + Z + 45 旋转 45 度
7. 在标题栏切换坐标系,观察操控器变化
8. 分别用全局和局部坐标系移动这个立方体
练习2:精确建模练习
# 制作一个简单的桌子模型
# 要求:桌面 2x1x0.1,桌腿高 0.8
# 桌面制作
1. 添加立方体
2. S + X + 1 (沿 X 轴缩放到 2)
3. S + Y + 0.5 (沿 Y 轴缩放到 1)
4. S + Z + 0.05 (沿 Z 轴缩放到 0.1)
5. G + Z + 0.45 (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)
# 桌腿制作
6. 添加立方体作为桌腿
7. S + X + 0.05, S + Y + 0.05 (缩小 X、Y)
8. S + Z + 0.4 (Z 轴缩放到 0.8 高)
9. G + X + 0.8, G + Y + 0.4 (移动到桌角)
10. Shift + D 复制其他三条腿
练习3:变换工具综合应用
注意事项
- 确保理解全局和局部坐标系的区别
- 熟练使用数值输入进行精确变换
- 合理使用轴心点设置
# 制作一个风车模型
# 1. 创建风车叶片(使用平面)
# 2. 复制旋转创建多个叶片
# 3. 创建支柱
# 4. 组合成完整模型
详细步骤:
1. 删除默认立方体
2. Shift + A → Mesh → Plane
3. S + Y + 2 (拉长平面作为叶片)
4. 设置轴心点为 3D 游标
5. Shift + S → Cursor to Center (游标到中心)
6. Shift + D 复制叶片
7. R + Z + 90 (旋转 90 度)
8. 重复步骤 6-7 创建 4 个叶片
9. 添加圆柱作为支柱
10. G + Z + -1 (向下移动)
11. S + Z + 2 (拉长支柱)
常用变换快捷键总结
操作 | 快捷键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移动 | G | 自由移动 |
约束移动 | G + X/Y/Z | 沿轴移动 |
平面移动 | G + Shift + X/Y/Z | 排除某轴移动 |
旋转 | R | 自由旋转 |
约束旋转 | R + X/Y/Z | 绕轴旋转 |
缩放 | S | 等比缩放 |
约束缩放 | S + X/Y/Z | 沿轴缩放 |
捕捉切换 | Shift + Tab | 开关捕捉 |
比例编辑 | O | 开关比例编辑 |
3D游标 | Shift + 右键 | 放置游标 |
变换工具设置
2.9 变换设置面板
在属性面板的变换选项卡中:
位置 (Location):
- X, Y, Z 坐标值
- 可直接输入精确数值
旋转 (Rotation):
- 欧拉角:X, Y, Z 轴旋转角度
- 轴角:旋转轴和角度
- 四元数:四维旋转表示
缩放 (Scale):
- X, Y, Z 轴缩放系数
- 链接图标:保持比例缩放
2.10 物体关系和层级
2.10.1 父子关系
# 建立父子关系
1. 先选择子物体
2. 再选择父物体(Shift + 左键)
3. Ctrl + P → Object (保持变换)
# 解除父子关系
Alt + P → Clear Parent
父子关系特点:
- 子物体跟随父物体变换
- 子物体的坐标相对于父物体
- 形成层级结构便于管理
2.10.2 集合管理
# 创建集合
M # 移动到集合菜单
Shift + A # 创建新集合
# 集合操作
- 隐藏/显示集合
- 启用/禁用集合选择
- 集合实例化
学习建议
- 理解坐标系:全局和局部坐标系的区别是 3D 工作的基础
- 熟练变换操作:G、R、S 三个基本操作要非常熟练
- 掌握精确控制:学会使用数值输入和捕捉工具
- 建立空间思维: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操作物体
- 善用辅助工具:3D 游标、比例编辑等能大大提高效率
通过本章学习,你应该能够:
- 理解 3D 空间的基本概念
- 熟练使用各种变换工具
- 精确控制物体的位置、旋转和缩放
- 理解不同坐标系的应用场景
这些技能是所有后续 3D 操作的基础,必须熟练掌握。